反高潮

像 X 和微博上为我定制的信息流有多不尽人意,我已经抱怨过无数次了,加上最近我又计划培养阅读的习惯,因此如何整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,节省沉浸于被动接收信息的时间,成为我时常思考的内容。

其实在我第一份工作之前,我对X和微博的依赖并不深,也主动看了很多书本。但在工作之后,我便恢复了对推荐信息流的沉迷,并且不再看书。因为在极度消磨身心的工作之后,我没有剩余的能量去主动获取信息,只喜欢被动、没头没脑地、长时间地接受信息,期望能幸运地获取到微小的新鲜感。

这跟短视频的流行是一样的原理,人们喜欢这种不断刷新带来的未知的惊喜感。我曾十分反感沉迷着一刷一个短视频的人,但转念一想,我的 B 站首页是双栏排布,一刷差不多8个视频,实际上比抖音之流更狠。

直到我发现,这样子不行,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,但我接收到的信息全部如流水划过荷叶一般不留痕迹。我的信息流上充斥了许多不值一提的所谓热点,网友们如何讨论,到头来不过是情绪的倾泻,无法引起有意义的思考。

我尝试不再使用它们,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我发现自己十分在意和我相似的人们最近的动向如何,他们发现了什么新鲜事物,这是我寻找适合自己的新事物的重要途径。

因此对社交平台一刀切的做法不可行,只能依靠自己不断进行标记以调整平台的算法。实际上,当我在刷新推荐信息流的时候,我会切换到一个节能省电的被动接受的状态,很少会想到主动去进行标记反馈,这个行为是反直觉的,但为了更好的推荐,又不得不做。

那么放弃推荐算法,自己建立列表的做法如何呢。我也尝试了一两周,但是列表里的内容实在太少了,再多加点人,又一不小心多出很多内容,因为大多数人的更新频率不见得是保持稳定的。而推荐信息流的随机性可以减轻我对漏消息的焦虑,因为漏掉的消息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来。

说完社交平台,就是RSS了。我的阅读器里还是订阅着很多博客,尽管也有很多再也不会更新了。至于订阅一些资讯平台的内容,我也尝试过,但是更新频率太高了,而且有关的无关的都一股脑塞进来。那么,把频率过高覆盖范围过大的去掉之后呢,那就不剩什么了,对我来说没有为此而持续关注的必要。

虽然我对新App,新书影音,新游戏感兴趣,但这不代表我要第一时间接收到它们,我完全可以在朋友们都体验过并且推荐过之后,再自行搜索了解。这是社交平台少有的好处之一,朋友们的体验是真实的,他们的选择也更符合我的倾向。

至于微信公众号(机构号),每当有热点出现,我就能看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情发表相同的看法,而且这个热点说不定过两三天就灰飞烟灭,在时间的长河中掀不起波澜。对于社会热点,我的想法是看杂志。杂志出版频率不高,而且撰稿门槛显然高于网文,撰写的角度也更多元。如今微信读书也准时上架了比如《看天下》之类的杂志,对于关注真正重要的热点事件和社会议题来说非常方便。

接下来聊聊输出。我比较欣慰的是自己从小就养成了写作的习惯,尽管博客更新的频率飘忽不定,但心里一旦想到什么就要记下来,这个习惯还是很牢固的。只不过,最近我面对了两个问题,一是我有必要公开发布吗,二是我要如何回顾和总结我的想法呢。

我写作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分享,每次写作我都会想象着有听众,我的动力也大多来源于此。只是一旦在网络上发表东西,我就不免陷于反馈的泥沼,这使我在写作之余萌生多余的感情,即反响寥寥的失落,以及别人写的屁话为什么比我受欢迎的嫉妒。

要解决这些问题,我可以尝试扩大受众,发布到更多人看到的地方,但这显然不符合我低调的为人,而且我恐惧看到一些缺乏修养的评论者的回应。

因此我想到的另一个解决办法是,不急着公开发布了。在这之前,每当我有好的想法,我都得先选择一个听众倾向相符的平台,然后绞尽脑汁选择大众听得懂的词语描述感受,很浪费时间;而且有的想法,甚至因为我觉得不适合我建立的账号人格,或是与主流价值观不符,而被我丢弃。

其实不管好坏,先记下珍贵的想法大于一切,因为你不知道,这可能会成为未来某些考虑的参照,可能会成为人生某段不可多得的时期的写照。

在本地进行写作,我的表达就可以随意很多。用标签进行分类过后,当我想在博客谈论某一话题时,就可以酌情提取出这些想法进行整理,也可以在某个时间点进行合并的发布。flomo这类卡片式笔记,还能帮助我定期回顾自己的想法,而社交平台通常没有这样的功能(除了微博和QQ空间有“去年今日”),写了就丢了。

只是我最重要的博客,现在还是一个不甚稳定的状态。之前依托Notion搭建,但使用反代或重定向的效果都不太令我满意。最近的尝试是暂时在此定居,原有的文章保留在Notion,除了因为搬过来太麻烦之外,更多的是因为我想在两个博客之间划出界限,在新博客进行以前比较少有的积极、客观、理性的思考(但愿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