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热

偶尔会遇到对游戏机吃灰或是“电子阳痿”感到焦虑的人,在我看来倒是有点不可思议了。尽管游戏也可以是一种值得深入考究的艺术,但同时也只是娱乐的一种。娱乐的形式并不重要,自己高兴就行,重要的是分配出可以娱乐的时间。只要有时间,看电视剧电影,听音乐,刷手机,睁着眼睛发呆也是娱乐,倒是不必拘束在玩游戏上。

诚然,游戏有很多,单是 Switch 平台上的已经足够一部接一部玩不停,但这不是逼迫自己玩游戏的理由。就算在任天堂第一方游戏的范围内,也不是每一部都值得玩,只在出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的时候再花时间便是。连感兴趣的作品都不想玩的话,那我只能说那不叫感兴趣,或者说好吧这就是电子阳痿,但也就这样了,不玩就是,发展成焦虑就得不偿失了。

至于我,也只是在关注的作品出来了,或者信息流里经常看到的作品,会去了解一下,合适就玩。其他时间里游戏机也是吃灰的,这听起来不值当,但游戏机本质上是为了带来娱乐,我在能娱乐的时候充分娱乐了,再去玩没意思的作品就不是娱乐了。


长时间坚持做的事会成为习惯,这个原理在我身上并不是全都奏效。几年前参加了阅读打卡的活动,每天需要阅读固定的时长,就这样打了半年卡,也没培养出读书的习惯。这也和上面讨论游戏的问题类似,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书,我可以废寝忘食地看;如果遇到合口味的作家,我可以一本接一本地看。但是,看完之后,我就找不到下一本了,面前留下的就只有一些兴趣缺缺的书籍,以数量来说要永远看下去绝非不可能,但就是,没必要。为了读书而读书,最后的效果都是左耳进右耳出,远不如只看某些能触动自己的书。

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关注的人、自己所处的圈子里的朋友,在兴趣口味上当然有共通,因此从信息流里寻找下一个值得投入时间的作品,我觉得十分有效。比如电影、电视剧、动画、漫画、游戏,我大多是从信息流里获知的:或是有人真情实感地写下评价,或是多个朋友分享了同一个作品的截图、摘录。但我今天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是,我从来没见过和书相关的帖子。也可能是有,但远不到能让我注意的程度。总之,这个现象倒是需要留意了。


只不过最近,也许是准备翻译考试的影响,我开始觉得自己文笔的不足很明显。其一,翻译要求简练,而我的文字很多都陷入冗长定语的泥沼中,或者是加上很多不必要的、用来调整语气的词语;再一个问题就是单调,在表达相近意思时常用一模一样的词语。比如“虽然……但是……”,在需要转折的时候,我几乎不会用到这以外的词;而我似乎也很喜欢写出转折关系的句子,也许是因为,我的思考方式总是要考虑相反的一面、总是喜欢补充细节,但在读者看来就会很疲劳了。

说到用词雷同的问题,我还发现自己很喜欢用“本质上”、“不过是”这类揭示本质的提示词,有时我自己返回去看都觉得烦了,我到底是懂得多少,才会把事物的本质都看透了,只是我本人习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罢了。

而当我读到一些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时,我感到很轻松,他们的用词很简洁又准确,句长也适当,语气也统一。但我实际上只读过很少的这类作品,我更多读的是外国文学,以及为了学习而读的外国引进的教材。他们的问题显而易见了,就是翻译腔,当然,这些书不会犯初学翻译者的错误,但是外国人思维的行文,所带来的不自然的语序,以及多余的语气修饰,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的。更不必说一些不太热门的著作,有人翻译已是万幸,何从要求译者的水平。

所以,多读中国人,特别是没有受到大量翻译著作影响的年代稍早的作者的作品,变成了我最近的一个计划内容。只是实行起来并不简单,人们大多喜欢用“碎片时间”进行自我提升,但对我来说艺术作品只有两种欣赏的方法:一是一刻不停地一口气看完;二是走马观花,味同嚼蜡。对于我,不存在能快速沉浸,之后快速脱身的所谓碎片时间。

想来想去,也只有先找到感兴趣的作品了。当然,还有去读写作技巧相关的书籍这条路,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么做有点程式化了。